扬历史风帆 传药酒文化 中华药酒从这里复兴
——专访乐家老铺药酒博物馆馆长马卫东(三)
转载自《城市快报》2012年9月3日 第十刊 杏林古韵 作者:金晓辉 张治
记者问 :自制药酒应注意什么 ,您讲了一些 。我们看到博物馆里展示的“好酒,好药,好手,好缸” ,又是怎么回事 ?
答 :自制药酒条件受限 。作为专业生产药酒的企业,就非常讲究了 。首先要按照国家制定的工艺要求 ,一步一步地完成 。制作药酒的基酒很重要,一般选择酒精度数在60度以上的白酒 。清香型的白酒为基酒 ,酒精度数高 ,能使药物的有效成分提取得更充分 。我们这里生产药酒所用的基酒 ,是和天津蓟县渔阳酒业合作的。渔阳酒业地处盘山 ,水质好 ,矿物成分高 ,过去是给宫廷里做烧酒的 。企业历史很悠久 ,与我们的企业文化很相通 。自制药酒也要选高度清香型的 ,然后通过静置,再通过调兑把酒的度数降下来 。我们的成品酒的度数都在40度以下 。
好药 是制作药酒的重要材料。药材好 ,药才好 。乐家有个古训 :“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,品味虽贵必不能减物力 。”讲的是多么繁杂的生产工艺 ,必须认真一步一步做好,不能因为烦繁而偷工 ,物料多贵也不能省钱 。药材是讲究地道的,因为药材是有标准的 ,有含量要求的 。同名的药材,产地不一样,作用就不一样。有的能入药,有的不能入药 。例如“冬虫夏草”要用西藏那曲的 ,“牛膝”要用河南焦作的,“白术”要用“浙白术”,“枸杞”要用宁夏中宁的等等 。同样叫“牛黄” ,“天然黄”18万元一公斤 。在牛身上培植的8万元一公斤 ,体外培植的2万元一公斤 ,化学合成的一百多元一公斤。一棵野生的山参,天价之宝;养殖的10元钱能买三棵 。所以 ,药材成分差距很大。乐家药材就是要选最好的 ,不能为了省钱而用次品 。
好缸 乐家静置药酒的缸 ,是1914年在江苏宜兴定制的 ,到现在已经有百年。有的缸已不能修复了,现存还有80口用陶土烧制的大缸,便于接天地之气,调和日月阴阳,促进诸药的药性,加速药酒的酯化过程 。术语叫“泄劲”老熟 。就像家里蒸馒头,放好碱后,需要放在一边饧一饧 ,蒸出的馒头才匀称,松软 。炮炙药材有一个顺口溜 ,叫“辰时泡 ,午时起,埋在门槛一米里。”就是说,植物采集也有时辰,什么时候植物最肥 ,才去收它 。什么时间入药 ,都有要求 ,植物与动物一样。我们想吃鸡 ,从冰箱里拿出来冷冻的肉鸡,与散养的现吃现宰的 ,那味道差很多。植物也一样 。过去大缸储酒都埋在地下 ,为什么说埋在门槛一米里 ,是说门槛有人出入 ,上边有动静 ,对下边的东西就有影响。过去乐家的大缸放在鹿园下面 ,上边鹿不停地跑 ,天、地 、气相通 ,出来的酒就好喝。如果用玻璃瓶子封好了放在柜子里边味就不行 。中医讲天人合一。
好手 就是炮炙药材的药工,准确掌握工艺技术,很多是经验所致 ,辨别 、拣选和炮炙技法等一代一代口传心授。达仁堂有一位炮炙药酒的高手叫程绍奎,13岁进入北京同仁堂,新中国成立前派来达仁堂 。新中国刚刚成立的时候工资每月就200多 ,当时我们制药行业定级最高的是七级工 ,工资每个月76.31元。一般工人每月工资三四十元 。那时的一个区长也挣不到这么高的工资 。可见当时乐家对技术工人的待遇是非常高的 。由于他的炮炙技术高,带了一批徒弟。
本报记者 金晓辉 张治